
隨著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支模工藝在建筑施工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支模作為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臨時支撐結構,不僅承載著混凝土的重量,還決定了混凝土的形狀和尺寸。因此,嚴格按照規范標準執行支模工藝,對于保證建筑質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結合具體的規范標準,對建筑支模工藝進行詳細解析。
建筑支模工藝概述
建筑支模工藝主要包括模板設計、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模板拆除等環節。每個環節都需要嚴格遵守相關規范標準,以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
模板設計
模板設計應符合現行的建筑設計規范和相關標準,如《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等。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模板的結構安全性、剛度和穩定性,以承受混凝土澆筑時的荷載。模板材料應選用強度高的木材或鋼材,并具備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模板結構應合理,布置緊湊,防止出現變形和漏漿現象。模板表面應平整,無明顯的裂縫和凹凸,并采取防滑處理,以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
模板安裝
模板安裝前應進行嚴格的檢查,確保木材無裂紋、蟲蛀和翹曲等缺陷,確保模板的安全性能。模板支撐系統應堅固可靠,支撐點應穩定分布,并滿足相應的荷載要求。模板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準確的定位和固定,確保模板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安裝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
軸線和高程的確定:在安裝前,必須確定梁線、軸線和水平控制線的位置,確保模板安裝的準確性。
-
支撐系統的搭設:模板支撐系統應采用可靠的鋼管腳手架或木支撐,確保支撐點的穩定分布。在搭設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一標準》GB51210-2016等規范。
-
模板的固定:模板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固定,確保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出現晃動和變形。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是支模工藝中的關鍵環節。在澆筑前,應將模板表面清理干凈,并涂刷防粘劑,以便于混凝土澆筑后的拆模操作。混凝土澆筑時應均勻、連續地進行,避免出現堆積、擠壓和空洞等現象。澆筑過程中應加強對模板的監測,確保模板的穩定性。
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應在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后進行。拆除前,應檢查混凝土表面的質量,并進行必要的修補和處理。拆除時應按照預定的順序進行,避免對混凝土造成損傷。拆除過程中應設置警示標志,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
規范標準解析
構造要求
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2-2008等規范,模板支撐系統應滿足以下構造要求:
-
剪刀撐的設置:滿堂模板和共享空間模板支架立柱,在外側周圈應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中間在縱橫向應每隔一定距離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并在剪刀撐部位的頂部、掃地桿處設置水平剪刀撐。剪刀撐桿件的底端應與地面頂緊,夾角宜為45°~60°。
-
水平桿與掃地桿:在立柱底距地面一定高度處,應沿縱橫水平方向設置掃地桿。可調支托底部的立柱頂端應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拉桿。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的間距應滿足模板設計所確定的水平拉桿步距要求。
-
立柱接長:立柱接長嚴禁搭接,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兩立柱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步內,且對接接頭沿豎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一定值。
其他要求
-
材料規格:鋼管規格、間距、扣件應符合設計要求。每根立柱底部應設置底座及墊板,墊板厚度不得小于一定值。
-
荷載要求:模板支撐系統應滿足相應的荷載要求,確保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出現失穩現象。
-
安全檢查: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并處理安全隱患。
建筑支模工藝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環節,其質量和安全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項目的成敗。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規范標準,確保模板設計合理、安裝牢固、澆筑均勻、拆除有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保障建筑的結構安全和穩定性。
深圳佰潤木業:誠信合作,高質木材供應商,專注進口木方模板
http://www.senmayhons.cn